“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后,给大学领导提个醒-太阳集团7237网站

决策参考

      如何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校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双一流”正式实施以来,大家围绕这一课题,展开了很多有益的思考和探索。“双一流”建设坚持“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目标,明确了“双一流”必须按国际通用的评价准则达到一流,又能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

  近期,参与“双一流”建设的高校都在进行中期评估,已经有三分之二的学校完成了中期评估。从参与评估和收集到的资料看,深深感觉到学校领导都非常重视,整体成效明显,特别是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学科排名的上升,可以说基本上是学校所有资源围着学科转,对如何实现国家目标、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与时俱进等方面投入的资源偏少。

一、“双一流”建设要实现国家目标

  我们把世界一流的概念定义为以国际上大学最高水平、最先进的状态为参照的目标体系和追求,反映未来某阶段或现实我国大学的最高水平及其综合实力的最先进状态。坚持立德树人和科技创新,立足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关键。今天我们的国力强大了,教育投入增加了,高等教育进步不断加快,逐渐变强了,如果继续稳定高速发展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是国际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和最先进的状态。在我们实现了原来定义的“双一流”建设目标之后,中国的大学肯定还要开拓创新,不会止步不前。

1.“双一流”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设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高等教育系统当务之急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及时地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学科方面的优势,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在国家走向世界强国的过程中,国家号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要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大国迈向强国地位相称的世界级大学。国家是要通过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使我国成为国际学术中心,而决不仅仅是使个别几所大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重点是建设过程,目的是使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提高。

2.“双一流”政策三个阶段目标。

  “双一流”建设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世界眼光和目标水平,制定大学发展战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3.鼓励大学差异化分层发展。

  国家“双一流”政策同时聚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通过分层和分类的建设思路,鼓励高校的“差别化发展”。注重体制和机制建设,与以往的“985”“211”工程建设的思路截然不同。

  主要包括三种建设思路:一是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在多领域建设一流学科,形成一批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或前列;二是拥有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三是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突出学科优势,提升学科水平,进入该学科领域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二、“双一流”建设要重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经验,适度超前布局;要按照国家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创新机制、突出改革、注重质量、加快建设。

1.一流的人才培养。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高质量的教学和学生成才是大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而,对任何一类大学的评价,千万别忘了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重要指标。大学的教学质量、学生选课和选专业的自主、真正的学分制等都受到了很多限制,在“双一流”建设中都要进行改革。学校的功能就是传授知识,但传授什么样的知识、人生各个阶段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各个年龄段学习什么知识效率高,知识的循序渐进规律、因材施教等都需要学校认真研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传授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技巧,学会融会贯通,是学校和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必须在高等教育理念和机制等方面启动实质性改革。不能在对“素质”没有基本共识的情况下空谈素质教育;不能在对“文化”没有基本理解的条件下空谈大学文化建设;不能在翻译都不准确下妄谈要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培养,需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思辨性思维。

2.一流的教师学者队伍。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另一主要任务是提高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大学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科技的主导力量,重视科学研究工作,谋划高校科学研究突破方向,是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靠世界一流的学者队伍。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仅要有大楼,更需要有大师。中国的教授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合作,以此提高学术水平。通过教授参与国际上学术团体的活动,逐步提升中国教授在国际上学术活动中的话语权,才有利于快速提升中国大学的影响力,逐步获得国际上对中国大学的认可。

  我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世界一流大学教授的四条标准:在国际会议上不光要有声音,还要能做特邀报告、主旨发言;在国际期刊上不光要有文章,还要能当编委、当主编、当编委会主任;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不只是个会员、理事,还要能担任轮值主席、理事长、会长;在国际奖项中,不仅要有名次,还要作主要完成人。

3.一流的育人环境。

  建设一流的大学,不仅要有一流的教授,也要有一流的育人环境。在信息经济的现代社会,新型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将为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实现提供支撑条件。

  现代化校园主要表现在信息化水平上。近几年,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快速发展、小型私人定制课程、大一分类课程、学位系列课程、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进入学生的视野,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目的在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需求的人才。

  当下,许多高校已经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信息化水平将成为高校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向标,高校应着眼于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学习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主动适应教育形态的变迁。

三、“双一流”建设要重视信息技术对大学的改变。

  互联网几乎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这场革命已经波及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技术发明,它还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这就是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精神。

  “双一流”建设,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和国家人才战略,充分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发展,同时高等教育要发挥引领作用,它的前瞻性,包括人才储备、国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观念,资源共享的时代已经来临,有形的物质资源共享正在起步,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是教育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

  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的探索和涌现,从而推动了传统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的变革,推动了学习方式和形态的转变,也推动了高校科研方式的改变。

1.学习模式的改变。

  在互联网 时代的屏幕化和碎片化特征下,人们的学习模式也呈现屏幕化和碎片化发展,学习者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名校、名师的教学课程,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选择性和自主性更强。如何教会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系统的知识是今天大学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

2.教育方式的变革。

  学习者的学习模式发生改变,原有的课堂形态、课程结构以及考核形式开始难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教学方式从传统的单向知识的传授向“影响式”和“互动式”教育转变。知识传授在教室内,而知识内化在教室外。

3.教育观念的转变。

  翻转课堂、可汗学院、mooc、云端学校等的出现,导致现有的师生关系、管理模式、教学方式的改变,进而重构学校的存在方式。新型的教育形态和教学模式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众多的高校、教育专家已经开始转变教育观念,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模式。

4.科研方式的改变。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它促进了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物联网、高性能计算、超大容量存储、高速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快速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动力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极大改变了传统科研的方式方法。

  无论人们是否愿意,随着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大学的功能也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四、“双一流”建设要与时俱进

  “双一流”建设既是目标,又是过程,这种定义是具有时空局限性的相对概念。今天我们谈起“双一流”,总是有人会拿出《基本科学指标》(esi)说事儿,这个学校有几个进入前百分之一的学科,那个学校有几个进入前千分之一的学科,且不说esi的学科划分与我国实际学科设置差别较大,总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永远也不会成为别人心目中的一流。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部分,是高等教育活动主动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客观需要。教育形式和形态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因而,“双一流”的概念和标准也在不断改变。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进入农业社会,教育形式也从原始的口耳相传教育发展成了适应农耕时代的教育。农业社会的教育要素和教育实施主要集中在教师个人身上,师傅带徒弟,名师出高徒。工业社会的教育要素和教育实施主要集中在学校,学生和家长追逐名校,全社会都是名校情结。今天的大学组织形式是适应工业社会发展而形成的班级、课堂、校园,以及教授、教学管理、科研管理等,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大学的组织形式将会改变。

  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正在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的台阶。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手段,还正在改变我们的消费模式和生产模式,也正在影响人类的思维和情感沟通,必将改变教育形态。信息社会的教育要素将集中在网络平台上,教育实施将以个人选择为主,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双一流”的概念和标准也将随之而变。

  高等教育现代化就是以现代信息社会为基础,以先进教育观念为指导,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过程。“双一流”建设要按照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通过改革和体制创新,由传统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向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新模式转变。高等教育新模式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观念、制度、内容、方法等多个层面,其灵魂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1.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改变。

  如今的学生已经是与网络共生的一代,是地地道道的互联网原居民,他们可以熟练地借助网络生活,本能地通过屏幕学习。他们认为屏幕学习效率高,而50后、60后的人的习惯是书本学习。思想观念的差异和数字鸿沟很难短时间内弥补,由此对互联网 教育的影响不能小视,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改变原有不合时宜的政策和管理方式模式等。

2.以灵活的机制应对挑战。

  如果学生不能自由选择修学科目和讲课教师,如果学分不能互认,学位不能等价衔接,互联网 教育很难发挥其最大效益。我们需要尽快研究制定教学资源的上网认证标准,要针对经过认证的教学类资源制定网上学习效果评价标准,要制定课程微证书发放办法等等。当然,机制的转变还包括顶层设计和信息治理创新等等。

3.以高远的眼界拥抱未来。

  远古的人类从石器时代走到青铜器时代,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把石头用完了。今天的人们用数码相机替代了胶片相机,也不是因为柯达公司的胶片技术不够先进。今后某一天我们的学生不到学校上课,可能也不是因为我们的学校排名不够靠前,我们的院士和专家的数量不够多,仅仅是因为技术要促进人类文明迈上新的台阶。

  大学要发挥人类文明发展的引领作用,“双一流”建设更要发挥对高等教育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在今天的文明转折时期,如果我们不能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我们至少应该紧跟人类文明走过的脚步。“双一流”建设要与时俱进,主动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适应大学新的形态变化。



"));
>
网站地图